员工工作

首页 / 员工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诗海做慈航,您是唯美的诗才 —写给远走的“七月”诗人彭燕郊先生

文章来源: bat365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8-04-05

(团委员工会宣传部  孙丽娜)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1920年9月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县,是“七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钢琴演奏》、《画仙人掌》、《混沌初开》,近年创作的逾千行长诗《生生:五位一体》被誉为“构筑20世纪汉语的精神史诗”。1979年应邀到公司中文系任教授,“旋梯诗社”就因他一首《旋梯的诗》而得名。
  
    2008,88岁的老人离开了。
   
    选择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作为安魂曲,怀着对文学与美的追思,他以一个真正诗人的姿态,离开,留下了那礼赞生命与激情的旋律。  
  
    先生说“只有诗才是我的唯一,但我却说不出为什么” 。或许说不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本能的爱,所以他的文字是纯粹的、情感是质朴的。
 
    在美学中散步,像“跌落在湛蓝海盆里的一口沉钟”,他用“诗底幻想的眼”,“看什么东西都是新奇的”,“寻找着被拆散的我的另一半”。先生就是那棵《风前大树》,在《混沌初开》时作着《芭蕉叶上诗》,思索着文人、思索着世人的人格缺陷 。

    为了写真正的诗,为了做真正的诗人,先生在唯美的边缘上咀嚼、徘徊、又蓬勃地呼吸着文化。用厚重和淡定,忠贞和执着踩出一条“彭燕郊路”,让这个喧嚣而繁芜的世界陷入反思。

    “艺术是开始于感动的,但,艺术并不终止于感动。感动——那只是个开始。” 先生的艺术天赋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在他的眼中,“苦尽甘来/幸福的泪深沉又深沉”。洋洋洒洒的两万两千言的散文诗《混沌初开》诉说着、思索着宇宙、道、人类、小我大我。第一章,先生在新的契机、临界状态中找寻;第二章,他找到了“舍弃”;第三章,他用艺术的眼看到了“第二我”;第四章,他发出抵御“非我”诱惑的呐喊;第五章,先生又看到了“新我的再生” 。站在原始的高度上,感悟生命与生存的底蕴,先生是超然而现实的。

    “七月诗人”,或许是先生最喜欢的冠名;“七月”诗派或许是先生最好的归宿。“七七”事变后,全中国出现了空前壮观的抗日救亡的怒潮,民众的情绪激昂起来了,著名的“七月”诗派就是在那个时期、那个环境下产生的。“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一本杂志——《七月》而得名。《七月》理直气壮地告诉人们,她是一个“半同人杂志”,她有一些“基本撰稿人”,彭燕郊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诗歌领域的最高成就属于“七月”诗派。坚持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是“七月”诗人的共同贡献。鲁迅的《野草》被七月诗派认为是现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彭燕郊接触现代诗就是从《野草》开始的,他认为《野草》是鲁迅精神的组成部分、是现代诗的最高成就、是不分行的具有最高成就的新诗、是集中西文化之大成的。先生,因为纯粹,因为深沉,因为厚实,您同样是“七月”诗派的优秀诗人,您用灵魂来行走,真正的写了一回诗,真正做了一回诗人,向您致敬!!!

    默默者存……
   
    就是这样一位瘦弱、平和的老人,优雅地走过。
    柔和的外表,刚劲的诗作,留给我们那么多的感动和思索。

    诗海做慈航,您是真正的诗人,您是唯美的诗才。!!!


   

    后记:
   
    生命,就是如此不堪。庆幸的是先生在88年的路上,昂扬着,真实着。
         
    2007年5月26日,我第一次走近先生。那时《彭燕郊诗文集》出版暨创作研讨会在公司召开,彭老任教的原中文系发展来的bat365自然而然地成为承办单位之一。而我,作为bat365团委员工会宣传部部长,自然而然地也要担起院里宣传的任务,加之我对文学又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是全程“跟踪”。记忆,那么深刻……

    在逸夫楼报告一厅,在文科搂四楼公司的会议室里,在文科楼前,我留下了200多张照片,还有我与先生的合影。遗憾的是,该死的U盘出了问题,除了我提前拷贝到了院里的那一小部分“官方需要”,值得珍藏的都丢失了。 幸好,记忆可以永久保存。面对面、搀扶、合影,我感受到的是87岁老人的淡定和慈祥,就像我的爷爷一样。

   于是,一位学者的一句“诗海做慈航”,便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

   逝者如斯……
   惟愿:先生,您一路走好!
  
   在一个诗歌没落的时代,彭燕郊,一位真正的诗人,犹如我们这个社会的压舱石或定海针。如今,上帝把这块巨石这根神针的肉身抽走,却留下了那么多……

   喜欢《旋梯的诗》,螺旋,向上,永无止境!!
   爱的最高境界是让爱你的人安心,先生有博爱,所以,我们,要奋力前行!!!
  

  
   
  (2007年5月26日,我写了稿……    2008年4月6日,我能写的只有“怀念”……)
                             
                            诗海做慈航
            ——《彭燕郊诗文集》出版暨创作研讨会在公司召开
来源:bat365团委宣传部孙丽娜

    (本网讯)5月26日上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于逸夫楼报告一厅,《彭燕郊诗文集》出版暨创作研讨会在公司举行。
 
    出席开幕式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出版界、批评界、文学界人士。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领导吴思敬教授,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女士,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刘清华先生,湖南省出版集团领导龚曙光先生等出席并在会上讲话。开幕式由公司经理季水河教授主持。
彭燕郊是我国著名诗人,原名陈德矩,1920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他在诗歌创作、诗学理论、民间文学、编辑出版、艺术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于1939年开始发表诗歌,20世纪50年代曾因“胡风案”受牵连被捕入狱,1939年投身bat365官方网站的教育事业到中文系任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当年,他掀起了bat365官方网站学子对诗歌的挚爱和渴求的浪潮。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彭老耐得寂寞,潜心研究,创作年龄已近70年,整个中国的心诗历程也只有90年,其诗龄之长是首屈一指的。他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堪称中国当代文坛“为君为相”的人物。

    下午的《彭燕郊诗文集》创作研讨会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与会人员分别就彭燕郊其人、其诗、其创作时代、中西文学传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彭燕郊的诗歌以他坎坷而又曲折的人生,记录下了他苦难的人生美学历程,成为他心灵家园的寄托之所。他以一种精神高度解决着人们精神的饥渴问题。他的《混沌初开》《生生:五位一体》《春天――大地的诱惑》等许许多多佳作引领着人们去思考。

    长期以来,彭燕郊的诗多是零星发表,严重制约了人们对其人、其诗、其价值的认识。作为湖南名人——“文学湘军”的骄傲,中国文坛的骄傲。文艺界人士呼吁出版他较为完备的诗文集,对其文学创作和成绩做比较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全力打造出版了《彭燕郊诗文集》,为研究彭燕郊其人、其诗做出了突出贡献。

    彭老虽然从bat365官方网站退休了,但他诗歌创作精神却在bat365官方网站延续。公司领导的“旋梯诗社”就是因彭老当年一首旋梯的诗,象征永远上升、没有终点的精神而成立。如今,依然是bat365官方网站的活跃文学力量,在彭老的指导下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