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传真 > 正文

王向远教授畅谈学术与人生之道

文章来源: bat365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07-08

2018424日上午9时,文科楼318会议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向远先生做了一场题为“中国的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的立场与方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何云波教授主持,主要面向公司硕士生、博士生。 
在讲座中,王向远教授结合自己学术研究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提出了六点独到的见解。
第一,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的视域融合。即要积极地建构东方学,加强对亚洲周边国家的研究。研究西方问题,不应照搬西方的概念、方法,而应站在中国的角度,以东方学研究启发西方学研究,用我们自己的立场、观念、方法、体系研究西方。要对国学、东方学和西方学三大研究进行积极整合,并逐步走向世界视域。
第二,中国立场与对象国立场的矛盾统一。研究外国,是为本国服务。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要坚定中国立场,坚持中国的主体性地位。事实上,只有在与对象国的矛盾对立中,才更能凸显我国的主体性地位。要增强学科自信、学术自信和民族自信。
第三,作品文本与理论文本的双向互动。虚构性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是想象的、情感的产物,理论文本是逻辑的、建构的产物,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应给予同等重视。理论与作品相互印证、双向互动,才能实现学术创新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
第四,文学评论与文学研究的区分整合。文学评论与文学研究不是一回事。评论是研究的基础,研究应将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与审美的感受性相结合,将学术规范与学术个性相结合。应该培养思辨的、逻辑的意识,进行比较的、整体的研究。
第五,文学翻译与文学研究的相辅相成。翻译作品,更能培养文字的感觉,辨析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文字之美,从常常被忽略的文学研究的微观层面,把握文学之美。翻译文学研究是更新文学研究的范畴、范围和模式的重要契机,应该把对译文的研究纳入翻译文学研究范围,将译文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文本并给予高度重视。
第六,知识生产与思想生产的循序渐进。学术研究的目的是知识与思想生产。思想生产必然以知识生产为依托,思想生产是学术研究的最高目的,应该对思想生产提出展望和要求。
 
在分享学术之道后,王向远教授还畅谈了人生之道。他认为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碌碌必无为,年轻人应该学会简化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和独立的生活方式,保持专注,珍惜时光,努力读书。
在点评环节,何云波教授谈到,学术研究新的生长点,既在学科建构的领域,又在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地带,比如,在国学、东方学、西方学之间,就衍生出了种种有趣的话题,这也许就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者需要注意的。在此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中国立场和对象国立场的矛盾统一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对立、理解、融合。他还谈到,深入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即为文学评论,将他国作品转化为本国语言即为文学翻译,如何面对作品本身,提高理论水平,并与文学研究相联系等问题,在很多层面上看都是相通的。
 

(供稿:史乔依)